扫描二维码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同号)
扫描二维码添加好友
(手机微信同号)
扫描二维码添加好友
(微信同号)
学科类别:理工类
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广东省最早(1983年)招收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现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硕士点、环境工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工程、安全工程四个本科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环境工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及广东省名牌专业。专业实验室面积超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000多万元。
现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规范化校外实习基地20个;广东省教育厅资源综合利用与清洁生产重点实验室、广州市环境催化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固体废物资源化与无害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光催化技术集成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工业污染场地修复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工业大学环境健康与污染控制研究院、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生态工程研究院。凝练了环境生态规划与修复、污染物环境行为与健康效应、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三大学科方向,围绕水资源与水环境,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环境健康,环境安全组建了六大优势科研团队。重点针对国家和广东省的重大环保需求开展应用基础及产业化研究,形成了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应用的完整创新平台体系,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学院现有教职工88人,其中专任教师8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2人,教授32人、副教授18人,博导15人、硕导5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位,国家杰青3位,国家优青3位等国家级人才19人次;南粤百杰、珠江特聘/青年、创新团队带头人、省级领军人才、省杰青等省级人才20人次。
近5年来,我院学生获得“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赛一等奖1项,省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获得“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赛金奖1项,银奖2项,省赛金奖5项,获得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铜奖1项、省赛银奖1项,获得全国高等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大学生实践与创新作品大赛一等奖2项和三等奖2项;我院男、女子篮球队多次获得学校冠亚军,2017年,男子蓝球队获得学校第一届联赛冠军,代表学校参加广东省大学生冠军杯邀请赛获得冠军。
近五年本科生就业率均超97%,考研录取率超19%,均居全校前列。迄今为止,我院为社会培养了6000多名环保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超过300人,是环保企业家的摇篮。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科研院所、环境监测、环保公司和安全工程公司、大型企业环保和安全、职业卫生管理等部门。毕业生大多已经成为广东省各级环保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业务骨干,有些走上了市、厅级领导岗位,为广东省的环保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8年开始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大类招生(含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工程三个专业)、分流培养模式,学生进校后,前1.5年不分专业,按大类培养,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大类平台课,强化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后2.5年分流到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工程三个专业学习,按相应专业毕业。
该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具备良好人文修养、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基础知识,具备分析污染防治的技术需求及技术进展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工程实践、团队协作、创新创业和终身学习能力;能为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和资源化、物理性污染防治等复杂工程项目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毕业时授予工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物理化学、无机与分析化学、化工原理、工程力学、工程测量学、工程制图、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生态学、水力学与水泵、电工与电子技术、环境监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建筑工程概论等。
就业方向:在广东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科研院所、环境监测、环保工程公司、大型企业环保和安全、职业卫生管理等部门。近五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9%。
培养目标:结合现实面临的环境问题,在课内学习相关课程专业知识,以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培养从事政府环境管理、环境科学研究、环保检测、环境规划和咨询服务等工作能力。环境科学专业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学科延伸能力,在进行环境及相关领域的深造、从事更高层次的环境管理、科学研究及其环境教育方面优势明显。毕业时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环境化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环境管理学、环境法规、地理信息系统、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及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现代环境科学、专业实验、各类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就业方向:最近3届的就业率都是100%,主要在政府管理部门、环保局、环境监测站、环保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从事环境执法监察、环境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环境污染治理、环境教育、环保产品设计与研发、实验室管理等工作。
培养目标:针对环境生态领域物理化学方法难降解、难治理的区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综合性问题,培养具备宏观生态视野,掌握生态环境演变机制、系统的生态环境效应、环境生物治理机制、宏观和微观生态治理技术和管理体系的现代化生态建设的专门工程人才。毕业时授予工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生态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学、生态规划与管理、生态监测与评价、环境生态工程、环境毒理学、环境工程CAD、环境生物技术等10门核心课程,不少于30%学分的专业实习、工程实践教学课程。具有注重理论知识的综合素养和工程实践技能培养的系统课程体系。
就业方向:就业岗位包括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环保企业、 市政管理、科研单位、高校等机关环保部门。2017届该专业就业率100%,创业率10%,毕业生在全世界十多所知名高校深造10%。
培养目标:养熟练掌握安全工程技术和安全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安全工程设计与施工能力、安全管理能力、事故调查报告和应急预案撰写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学生的知识要求包括自然科学及人文社科基础知识、以工程为背景的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跨专业知识等四个方面。。毕业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环境工程、安全学原理、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管理工程、安全法规与安全标准化、安全检测与监控、电气安全工程、防火与防爆工程、机械安全、通风工程、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化工过程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安全评价与应急预案等,并设有安全评价与应急预案、防火防爆等课程设计、专业实验、各类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就业方向:近3年来,我校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为100%。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安全管理,到政府部门进行安全监察,在相关研究、设计、咨询等单位进行从事安全工程与管理方面的研究、设计、检测、评价、咨询等工作。
广东省一级学科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环境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环境工程领域专业技术研发或者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兴污染物环境健康与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与污染控制;水污染机制与控制;大气污染机制与控制;污染环境化学控制与生态修复;环境管理与规划。毕业时授学术型硕士学位。
主要课程:专业英语、环境分析与监测、环境生物工程、环境化学进展、环境安全研究进展、过程强化原理及在污染控制工程中的应用、有机污染控制研究进展、胶体与界面化学、论文撰写与项目申报、环境毒性检测和生态修复、环境工程学、环境土壤学、理论环境化学等。
就业方向:出国深造,可在政府、企事业单位从事环境管理、工程设计、环境监理、污染治理、运营、规划、环评、咨询、研发等方面的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环境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环境工程领域专业技术研发或者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环境安全与应急。毕业时授专业硕士学位。
主要课程:工程硕士英语、专业英语、环境分析与监测、环境生物工程、环境化学进展、环境安全研究进展、过程强化原理及在污染控制工程中的应用、有机污染控制研究进展、胶体与界面化学、论文撰写与项目申报、环境毒性检测和生态修复、环境工程学、环境土壤学等。
就业方向:出国深造,可在政府、企事业单位从事环境管理、工程设计、环境监理、污染治理、运营、规划、环评、咨询、研发等方面的工作。
培养目标:系统掌握环境化学、化学工程、污染控制、环境健康等环境化工基础理论知识,能够围绕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环境健康、环境安全等前沿方向,开展创造性的科学研究,获得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具备应用本学科专业知识独立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能用英语熟练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专业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能够发表高水平的SCI论文。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染控制工程;环境污染与健康;理论环境化学;生态环境修复。毕业时授学术型博士学位。
主要课程:环境污染控制化学、环境化工进展、环境理论化学、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综合实践、学术交流与专业写作、环境催化、生化分离工程、催化新材料与新技术等
就业去向:出国深造,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环境管理、工程设计、环境监理、污染治理、运营、规划、环评、咨询、研发等方面的工作。
学院 | 专业 | 学历 | 人数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环境科学 | 本科 | 44 |
环境生态 | 44 | ||
环境工程 | 178 | ||
安全工程 | 44 |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硕士 | 41 | |
环境工程 | 51 | ||
环境化工 | 博士 | 6 |